咨詢熱線:0574—86893119
寧波學達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招生電話:18069245136
投訴電話:0574-86890665
招生熱線:0574—86893119 0574—86823280
電子郵箱:2487928351@qq.com
總部地址: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博地影秀城B座影秀金座5樓501室
分部地址:浙江省慈溪市杭州灣新區綠地創智中心C棟1706室
網址 : www.arianacoin.com
陸奇,是近幾年在國內名聲大噪的一位人物。他被格外關注,始于2017年1月17日他被百度任命為百度總裁。這次任命份量極高,百度創立近20年以來,李彥宏把權力給到如此之高,只有陸奇一個。
其實,陸奇早在硅谷就非常有名,擁有不錯的人脈和江湖地位,凡接觸過陸奇的人提起他,幾乎是眾口一詞地稱贊。
1998年陸奇加入雅虎,2007年任雅虎執行副總裁。2008他辭職時,楊致遠當場灑淚,告別會上所有工程師穿上統一的T恤,T恤上印著“我曾與陸奇一起工作,你呢?”,以此紀念陸奇在雅虎的日子。
陸奇2008年加入微軟,任全球執行副總裁,這是有史以來,華人在科技領域獲得的zui高職位。2016年9月離職時,比爾蓋茨極力挽留甚至承諾:“你想要做什么業務,我們去搞個業務給你?;蛘吣阆刃菁僖荒陜赡?,然后再回來當首席技術官,我們等著你就是了?!?/span>
微軟現任CEO納德拉曾對微軟員工說:“五個人,對微軟貢獻巨大。一是創始人比爾·蓋茨,二是CEO史蒂夫·鮑爾默,三是董事會主席約翰·湯普森,四是詩人奧斯卡·王爾德,zui后一個就是陸奇?!?/span>
2020年,已經離開百度、YC,創立奇績創談的陸奇已年滿59歲,功名顯赫的他對當下的職場人又有哪些中肯的建議呢?
首先,陸奇會對初入職場的20左右的年輕人說些什么呢——20歲需要做讓你可以走得很快的事情,快速學、快速失敗。
陸奇認為20歲的年輕人初入職場,需要加緊建立兩種能力:
1、學習能力
在這個變化速度越來越快的世界里,擁有學習和持續學習的能力,不斷提高自己在某一個專業領域以及在企業內開發產品和業務的認知能力是基礎。原因很簡單,因為創新,世界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只能是與它共跑甚至趕超。方法就是學習,要持續不斷的學習,讓自己擁有更多更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更強的在企業內開發產品和業務的能力。
2、交流能力
這是一個人與人之間愈發緊密聯結的世界,通過各種數字通訊服務與工具,社交網絡,人們能夠以文字、圖片乃至視頻,與更多的人保持交流。從長遠角度看,一個人越擅長結識他人,表達自己,形成相互學習并共同完成某些理想的關系和友誼,對這個人就越好。
陸奇對女兒說:大部分人在25歲之前,對于人生想要做什么,其實只有模糊的感覺。所以,20多歲,要學會快速失敗,嘗試,反饋,改變。把自己的時間投資在更大的學習發展空間機會中,可能為未來創造更高的收入。
我們現在對標一下陸奇的20多歲。陸奇的20多歲,在做什么?讀書,以及繼續讀書。1978年,全國恢復高考,17歲的陸奇埋頭狠狠啃了兩年書,考入復旦大學計算機專業。
讀書期間,陸奇特別用功。他的同學們回憶說:“他瘦瘦小小的身影,每天穿行在教室和圖書館之間,夜里圖書館熄燈,他才穿過農田,回到另一區的寢室?!薄八持髸谛@里穿梭,在林蔭道上反反復復背著單詞。他是全年級zui瘦小的男生,但扛著全年級zui大的書包?!?/span>
憑著超凡的努力,陸奇順利考取復旦的研究生。憑著讀研期間優異的成績,他畢業后留校任教。勤奮學習和扎實的專業知識帶給陸奇的遠不止一份穩定而又體面的工作,還包括更多的人生選項。
1989 年,卡耐基梅隆大學教授克拉克到復旦交流講學,講學時間選在了周末。不巧的是,當天的天氣很不給力,暴雨傾盆,周末加壞天氣使得來聽講座的學生寥寥無幾。校方為了不讓教授尷尬,就安排周末留校的師生去聽講座,因為暴雨取消回家計劃的陸奇就是其中之一。
克拉克教授講完后,讓在場師生提問。陸奇抓住這個機會,接連向教授提了幾個專業問題,克拉克聽完,立刻就對這個提問的復旦老師的學術水平刮目相看。講座過后,他專門翻閱了陸奇寫的論文,看過之后,克拉克就邀請陸奇去卡耐基梅隆大學讀博。
那年陸奇28歲,有點猶豫:“在大學當老師已經是很不錯的職業了”??死酥换亓艘痪洌骸澳闶曲?,不應該局限在籠子里?!标懫嫒チ嗣绹?。
走上卡耐基梅隆大學這個更大的平臺,才有了陸奇對計算機科學更深入的研究與理解、才有了陸奇與李開復的相識以及后面的開掛人生。
陸奇
目前,59歲的陸奇還在試圖重構知識體系。2016年陸奇在硅谷接受采訪時說:“zui近幾年我重新覺悟——你必須要重新學習,以前學的東西不光過時了,而且現在很多理論包括物理學都已經有了全新的認識,所有你要從根本上重新構建知識、認識世界?!?/span>
陸奇從微軟離職原因之一是練習倒騎自行車摔傷了腿,那輛車是他與同事改造的、反向騎行的自行車,騎車時人和身體反應全部是倒置,所以要忘記過去學習到的全部經驗。
就連之前選擇加入YC,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學習:我還希望我的工作不能只利用過往的經驗,而是要每天學新東西。不學新東西的話,就沒什么樂趣。
這幾年陸奇觀察到人才市場里一個非常重要的宏觀趨勢,整體的需求從原來的技能驅動型人才,越來越往知識和創新驅動型人才轉移。所以他認為,一個人的能否快速學習,并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創造新的價值也變得愈發重要?,F在他仍舊保持著每天學習英語、閱讀計算機領域zui前沿論文的習慣。他說:“我把自己想象成一個軟件,今天的版本一定要比昨天的版本好,明天的版本一定要比今天的版本好?!?/span>
年近60歲,陸奇還試圖重構知識體系,20多歲的年輕人又怎么能不學習?